新闻动态
当前页面:首页 > 松鹤陵园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新闻

一代名将张学良的幽禁生活

发布者:  发布时间:2015-12-02  浏览量:0次

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送蒋回南京,蒋介石言而无信,逮捕张学良。军事法庭判张十年徒刑。旋即又被蒋特赦,交军委“严加管束”。
安排老进士讲四书五经
张学良在大陆将近10年的幽禁中,不管到了哪里,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都至少要设立三道防线。具体部署是:第一道防线由特务队担负,他们有30多人,全是经过挑选的军统特工人员。下分4个小组,组有组长,队有队长、队副,采取日夜轮流值班制度。队长一职,长时间由刘乙光担任;副队长则常常变换。
第二道防线是一个连的武装宪兵,他们的职责是负责“招待所”的门卫和驻地四周的警戒。对张学良的住所和他有限的活动范围的防范是以“临战”的状态对待的;住的时间较长的地方,还要修工事,甚至安铁丝网、筑碉堡……在第二道防线内,张学良可以得到有限的“自由”,但不能越过划定的范围,外人也不允许靠近这个特殊地区。
第三道防线,一般是在住的时间较长的地方实施。这便是派遣特务去充当囚禁张学良所在地区的地方官员,如县长、乡长、保警队副之类,以利于军政配合,使防范更加严密。他们还指派特务参与地方上的通讯联络工作,控电台,掌握各种机密,以作为与军统局随时进行联络之工具。
如此层层设防,犹嫌不足,还要他“好好读书”、“学习修养”。在雪窦山囚禁时,曾特地安排了一位浙江籍的前清老进士,天天上山摇头晃脑地为他“上课”,讲解四书五经,论说三纲五常。后来,张学良实在不愿再学,陪他听课的特务也如坐针毡,不知所云,都巴不得早点“下课”、“结业”。这位老先生还算明智,看到学生如此不愿听课,来了个一去不复返,这才算把张学良“解放”了。
随着卢沟桥事变爆发,张学良注意力全集中到抗日上来,并一改过去在房间里吃饭的习惯,特地到餐厅就餐,以增加与外界的接触。在与人谈话时,他激动地说:“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全国人民一致抗日,就是狠狠打击侵略者,收复失地,以雪国耻。现在这一天终于被我等到了,以后即使死在这里,也心甘情愿!”
选择公墓边的几间平房
如果说前三次囚住地点的选定出自蒋介石便于“严加管束”和“必须高度安全”的目的;那么后两次,蒋经国为张学良选定住址似乎更多地是出于对张学良的友情、敬慕和爱戴。蒋介石退踞台湾后,蒋经国接管“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”之职,长期负责“管束”张学良的保安处也归于蒋经国管辖之下。蒋经国对张学良早有所闻,又敬慕已久,他考虑良久,决定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从新竹井上温泉迁出,选定了台北北郊的阳明山。
蒋经国选中阳明山让张学良夫妇落户,内心还有另外的打算。一旦张学良从井上迁到这里,也就为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相晤提供了方便,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他与张学良至诚交往的真意。
张学良表示非常满意,认为在此生活对修身养性、研读学问大有好处。但是在商议住所地点时,他竟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半山腰阳明公墓边的几间平房,他说:“我这个人,这些年寂寞惯了,在热闹的地方呆着,反而不舒服。明朝末年有一个人,他的名字我记不清了,他就住在墓地里。我很喜欢他作的一副对联:‘妻何聪明夫何贵,人何寥落鬼何多。’既然人人都要死去,谁也跑不了这一关,我在公墓居住又有何妨。”
张学良认为,住在这里很好,因为公墓里埋着的一些人他认识,有的还是他的朋友。以后也还会有朋友埋到这里,他可以经常去拜访他们。对于张学良的这个选择,蒋经国自然不会同意,不管张学良怎样解释,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朋友住在公墓里。最终,他在阳明山庄附近,选中了一幢别墅送给了张学良。
五次变换幽禁地
自1936年西安事变,张学良亲自陪送蒋介石到南京后,张学良便开始了漫长的幽禁生活。起初,出于战事和安全的需要,张学良的囚住地点一直变换不定:
1937年初,张学良被囚禁在奉化溪口的雪窦山;
1938年秋,又迁徙贵州修文县;
1946年11月,张学良被骗解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;
1949年,搬至台北近郊的阳明山。
1961年秋,当张学良被解禁后,在台湾北投新建了一座小别墅。
在这五次幽禁地点的变换中,前三次都是蒋介石一手安排策划的,后两次却是蒋介石的大儿子精心选定的。
漫长的幽禁生活
在漫长的幽禁中,张学良忧愤交加,精神上一直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摧残,无所寄托,就阅读书报。据当年曾经担任过看守张学良的“警卫”人员回忆,在囚系中张学良是爱读书的,赵四小姐也爱在房间里看书,每次搬迁,光是书籍,就有好几箱子。
张学良由于长期离群索居,很少与外界接触,生活实在单调寂寞,他尽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,如他除了读书外,也注意锻炼身体。他喜欢登山、散步,有时也爱打网球。后来年岁大了,跑不动了,则又喜欢起养花来,特别喜欢养君子兰。
"2·28事件"期间险饿死
张学良先生在《世纪行过―――张学良传》片中谈到,在台湾发生“2·28事件”时,他差点被负责看管他的特务队长杀死,也差点因为没有食物供应而饿死。
张学良在一部关于他生平的记录片中说,当时他被关在一个山区里,是高山族人(原住民)的番薯救了他的命,没有那些番薯他“就饿死了”。
记录片旁白说,看管张学良的特务队长刘乙光曾接到命令,只要有暴徒来要劫走张学良,就把张学良杀掉。1947年2月28日,军警取缔香烟贩发生枪击伤亡事件,引燃对国民党政府和接管部队不满的台湾本省人的怒火,酿成大暴动,杀害外省人,蒋介石则调大陆部队展开全岛血腥镇压,是为“2·28事件”。
那场动乱,也使到幽居在山里的张学良夫妇完全失去食物供应。
张学良曾作诗自勉:“不怕死,不爱钱,丈夫从不受人怜,顶天立地男儿汉,磊落光明度余年。”
学良自白:从不怕死不爱钱
“我这个人,这些年寂寞惯了,在热闹的地方呆着,反而不舒服。明朝末年有一个人,他的名字我记不清了,他就住在墓地里。我很喜欢他作的一副对联:‘妻何聪明夫何贵,人何寥落鬼何多。’既然人人都要死去,谁也跑不了这一关,我在公墓居住又有何妨。”“不怕死,不爱钱,丈夫从不受人怜,顶天立地男儿汉,磊落光明度余年。”
“兰是花中的君子,其香也淡,其姿也雅,正因为如此,我觉得兰的境界幽远,不但我喜欢,内人也喜欢。”
“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全国人民一致抗日,就是狠狠打击侵略者,收复失地,以雪国耻。现在这一天终于被我等到了,以后即使死在这里,也心甘情愿!”
“我写回忆录的原则是:第一写自己亲手办的;第二写自己亲眼看见的;第三写自己亲耳听到的。”

上一篇:清明节的来由

下一篇:黄花岗起义烈士饶国梁
返回主网站